很高興應邀為《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科學家奶爸的宇宙手繪》 一書作序。本書主要作者王元卓先生不僅是一位從事計算機與大數(shù)據(jù)科學研究的知名科學家,而且還是一位多才多藝并且擅長科學傳播的熱心人。
據(jù)作者介紹,2019 年他與家人看完了電影《流浪地球》 之后,為了幫助女兒更好地理解電影中的科學,便親手繪制了電影知識講解圖。此舉不僅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而且也進一步激發(fā)了他業(yè)余從事科學傳播的熱情。說來也巧,2019 年 1 月,我在參加了中國科技館巨幕影院舉辦的《流浪地球》的點映會后,一時沖動之下,撰寫了自己有生以來的第一篇影評《我為什么喜歡電影〈流浪地球〉 》 。從此,我?guī)е@份激情,陸續(xù)參加了一些與科幻有關的活動。譬如,在 2019 年 11 月的科幻大會上,我客串主持了一場由劉慈欣、凱文· 安德森、倫納德·蒙洛迪諾等人參加的科幻高端對話,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幻的理解。
本書是作者《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系列叢書的第一部,內(nèi)容來自作者精心選擇的三部著名科幻影片,即《 流浪地球》《 星際穿越》和《 火星救援》。作者在《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 系列中重點選擇了宇宙空間、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三個領域的 100 個知識點,并配有大量的插圖。這樣的選擇應當說也是十分恰當?shù)模驗檫@些領域也都代表了當今科技發(fā)展的熱點與前沿,因此兼具現(xiàn)實感與未來感。這三大領域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基礎與前沿物理學的基本知識,包括通信技術(shù)的最新發(fā)展。此外,由于人類生活在宇宙唯一已知具有生命的星球,因此書中還附帶介紹了一些地球與生命科學的知識,包括當今人類最為關心的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問題。科幻本身緣自現(xiàn)代科學,因此,本書雖然冠名“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其實只是以科幻電影為由,為讀者描繪了一個現(xiàn)代科學眾多分支學科知識的全景圖。
我一直認為,我們需要鼓勵科技人員做科普,但并不認為科普是科技人員的天職。首先,科普不是人人都能做或者都會做好的事情,好的科普一定包含了人文元素,例如文學或藝術(shù)的結(jié)合。其次,我一直不太贊成運動式、指令下的科普創(chuàng)作或科學傳播行為。本書是作者獻給自己女兒的作品,這樣的科普創(chuàng)作必定緣自愛心與情懷,是接地氣的科普。科普如同教育,唯有擯棄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把讀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才最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最為用心之作,而不是應景的作品。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nèi)科普、科幻的興起,我常常思考的兩個問題是:科幻的繁盛對中國的科學發(fā)展有多重要?科普與科幻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為中國的文化有太多功利的成分:社會的功利、評價體系的功利、教育的功利等。由此,我們的好奇心常常被壓制,被削弱。少了好奇心,就缺少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也因此大大減弱??苹貌皇庆`丹妙藥,但或許能夠讓更多的人童心未泯,少一些現(xiàn)實的羈絆,呵護一定的想象力。科普與科幻,從字面上看都和“科”字沾邊??苹帽旧聿恢苯觽魇诳茖W知識,但它激發(fā)的是想象力,還有對科學的熱愛,當然也蘊含了科學研究的思維和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對科學的普及起到的推動作用同樣是巨大的。
科幻電影作為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shù)與娛樂形式,伴隨著《流浪地球》的成功,在國內(nèi)正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以手繪的形式為大家講解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知識,相信會成為大眾比較喜歡的一種科普類型。
本書另外一個值得稱贊之處是作者用科研的精神做科普,從而做到了通俗之余,又不失嚴謹。譬如,作者請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三位專家把關天文科學方面的知識;請北京市的小學生提出他們最想了解的科學內(nèi)容等。近年來,國內(nèi)面向少年兒童的科普作品越來越多,其實越是通俗的東西,成年的讀者也越喜歡,尤其是更加適合家庭的閱讀。
衷心希望《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科學家奶爸的宇宙手繪》這樣的好書,也會像它的前身—科幻電影知識講解圖一樣,受到大家的喜愛。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理事長
周忠和
2020年4月
本文為《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科學家奶爸的宇宙手繪》的序